發布產品
發布方案
發布需求
四信深入地質災害防災救災體系進行深入調研后發現,原有防災信息化系統使用移動網絡、電話網絡、地面網絡、超短波等通信手段進行常態和非常態的監測預警;自然災害導致的通信、電力中斷,會造成依托于基站、光纖網絡的通信不暢。這些都可能導致災情無法及時上報,次生災害無法監測和預警。
在無信號覆蓋偏遠地區、惡劣天氣情況和特殊災害環境中,通過先進北斗短報文和信息化控制技術以實現的全天候無縫隙監測自動化和智能化。解決了傳統遙測終端 RTU設備無法滿足以上導致出現盲區的情況。
基于北斗短報文的F9164-BD105雙模通信多功能遙測終端機建設的監測站點成功解決信號覆蓋偏遠地區、惡劣天氣情況和特殊災害的數據傳輸及數據采集、存儲、控制、報警等問題,它利用RDSS北斗短報文通信鏈路,做到全天候的信息傳輸的補充通道,特別針對重大災害發生時,現有移動/固定網絡中斷或擁塞的情況下,北斗通信可以有效保證災情信息無阻傳遞。而利用北斗系統上報的災情信息都可以攜帶精準的定位信息;并且,北斗衛星提供的衛星上行容量足夠支撐突發情況下短報文的傳輸通道,確保信息暢通;同時,利用定制化的表單和標準化信息采集模板,解決地質災害表面位移、深部位移、沉降、孔隙水壓力的一體化信息傳輸可靠上報,便于管理中心依據報警位置、實時采集數據顯示、數據召測、歷史數據等進行統計分析、曲線分析、測站管理等功能,通過指揮決策系統匯集情況進行大數據分析、救助部署、應急處置、預警響應等有效防災。
7*24小時全天候自動化、智能化監測、節約人力資源。
國產(chan)化北斗衛星通信技術(shu),信息傳輸的高(gao)度安(an)全可靠
北(bei)斗衛(wei)星(xing)服務(wu)地質災害的科(ke)技成果
北斗+4G 的(de)雙模通(tong)信(xin),多通(tong)道通(tong)信(xin)
支持點對點雙向通信(xin),多端對一點通信(xin)
長(chang)期處(chu)于(yu)-30℃~75℃的環境下穩定運行
高防護等級、防水防塵等級IP67
北(bei)斗4G雙模通信測(ce)控終端 ● 支持北斗(dou)快(kuai)速定位,實時導(dao)航、簡短通(tong)信,精密授時等功能 ● 支持在2G/3G/4G和北斗短報文通信功能 ● 支持定時數(shu)據(ju)采集、存儲及(ji)上報,遠程查詢實時數(shu)據(ju)和歷史數(shu)據(ju)等功(gong)能 ● 1路標(biao)準RS232和(he)1路標(biao)準RS485 ● 1 個(ge)翻斗式雨量(liang)(liang)計(ji)接口/1路(lu)開關量(liang)(liang)輸入范(fan)圍(0-30V) ● 1路開關量(liang)輸出接口(光耦隔離(li))、額定(ding)驅(qu)動電(dian)流:50mA,額定(ding)驅(qu)動電(dian)壓:35V ● 1路模擬量輸入(ru),分(fen)辨率(lv)達16bit,輸入(ru)電(dian)壓(0-5V)/輸入(ru)電(dian)流(liu)(0-20mA) | ![]() |
方案不合適?
直接發需求試試!
發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