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人超市”刷爆朋友圈,號稱全球首個無人零售店的“淘咖啡”在浙江杭州開張,這個讓人“剁手于無形”的商店以“顛覆者”的姿態賺足了眼球,刷一下二維碼進店,沒有售貨員和收銀員,選好商品拿了就走,手機會自動結算。
聽起來是不是很酷炫?繼百度“無人駕駛汽車”開上北京五環之后,阿里“無人超市”再一次引爆了輿論焦點。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已經從一個概念真真切切的走到了我們面前。現如今出門不帶現金,“掃一掃”完成付款我們已經很習慣,但無人超市連“掃一掃”都省了,實地體驗過的網友紛紛表示,感覺就像“免費”一樣。這背后到底藏著什么樣的黑科技?
在“即買即走”的極致體驗背后,其實是人像識別、商品識別、自助支付、大數據分析、IOT(物聯網)、區塊鏈等集成的系統。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計算機識別技術識別身份,店內遍布的攝像頭和傳感器感應記錄人和物品的移動。其中,商品識別和相關聯的商品防盜損就是核心環節。合創無人超市方案采用的是RFID技術,是時下主流的無人超市解決方案。
RFID是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能遠距離(30m)識別,使用方法是將RFID電子標簽貼在物品上,通過裝有讀寫器的區域時就能被感應識別。商品只要進入掃描區域,可以瞬間同步完成所有的商品累積計算。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將RFID芯片置入商品的外包裝中來感應商品,這是智能包裝領域相對比較成熟的一種應用,因而成為了目前無人商店背后識別商品最可靠的技術支撐。RFID是目前最適合應用在無人商店商品包裝上的技術。
智能包裝主要指通過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實現了在產品包裝上使用二維碼、點陣技術、RFID電子標簽等對產品的信息進行采集,進而構建智慧物聯大數據平臺,實現產品防偽、追溯、移動營銷、品牌宣傳等功能。

“每個包裝上的RFID擁有唯一的編碼,當商品信息和消費者信息打通,商品在哪里生產、被誰買走、是不是真貨、哪個顧客喜歡買什么……這些都可以通過大數據挖掘,然后給每個消費者做個性化推薦。智能包裝技術與無人商店深度融合的趨勢不可阻擋。”
目前合創“無人商店”涉及刷碼進門、刷臉進門、掃碼支付、IC標簽+RFID(無線射頻識別) 支付、用戶行為分析支付等諸多技術。RFID無線射頻的技術與應用場景相對成熟,可以短期內鋪開,并找到相應商業模式。
在線上紅利逐漸稀薄的今天,無人便利店可以看作是科技推動線下經濟發展、推動傳統零售業升級的一個絕佳時機。隨著人力成本的進一步提升,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重復性勞動被機器所替代,我們離“無人化”時代也會越來越近。
現場安裝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