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背景
數據中心日常運維的工作核心是以合適的成本來保障業務系統不間斷運行,充分利用資源,因此承載這些業務的IT資產的管理和容量(資源)的有效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另一方面,容量的規劃和管理也直接決定了數據中心的管理水平。然而,數據中心的運維管理工作中,監控和預測沒有基礎數據的支撐,資產信息維護難、定位難、盤點難、生命周期管理難等各種困擾,從而導致資產信息不準確,資產管理效率低下,甚至影響到業務系統的健康運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資產管理基本依賴人工+電子表格方式管理,每次設備變更都需要人工在系統修改。而人工容易出錯,不及時,維護成本反而更高。資產信息錯誤率高,導致整體容量資產數據胡亂;
2)人工盤點資產耗時長,往往無法匹配快速變化的業務需求,業務變化帶來的資產變化無法同步到資產統計結果中,積累的隱患日益趨多,最終變成難以解決的問題資產;
3)面對大量的資產信息,服務器的維保時間、是否在架、是否在用等情況都無法實時有效地掌握,導致資產管理無序,丟失、過保情況時有發生,缺失資產全生命期的管理手段;
4)資產管理流程缺失,導致管理混亂;庫房資產與在架資產難以有效調撥;
5)缺乏有效的定位技術手段,設備查找和部署非常困難,容易出錯;
這些因素形成了數據中心資源的浪費和造成基礎架構支撐短板,對業務系統造成潛在威脅,給業務系統的穩定、持續運行帶來隱患,最終為數據中心日常管理帶來巨大的壓力,給企業帶來不可估計的損失。
2.技術簡介
為解決現有(you)數(shu)據中(zhong)心管理(li)中(zhong)的問題(ti),必須做(zuo)到以下(xia)幾(ji)點(dian):
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遠距離、自動批量進行實物的信息采集,是保證實物信息準確性、完整性的基礎。
通過射頻識別系統采集到的待識別物體的特征信息通常情況下先由中間軟件進行處理,或直接將采集到的識別信息通過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如數據庫技術等)及計算機網絡技術(Intranet & Internet技術)實現信息的融合、共享、遠距離傳送等直接服務于有關的業務應用系統,如RFID數據中心資產智能管理系統。
3.建設內容
基于RFID技術的數據中心資產智能管理系統將充分利用RFID技術的優勢,實現以下管理目標:
1)實物資產管理問題
目前資產(chan)種類(lei)眾多,有些隸(li)屬(shu)于(yu)不同的業務部(bu)門(men)(men),部(bu)門(men)(men)間、群組間信息(xi)(xi)不對(dui)稱(cheng),需要建立面向(xiang)部(bu)門(men)(men)的統一的機房實物信息(xi)(xi)管理(li)界(jie)面,提(ti)供信息(xi)(xi)掃(sao)碼錄入、修改、查詢、回收等(deng)功能;需要對(dui)設備(bei)的全生(sheng)命周期(qi)進(jin)行(xing)(xing)管理(li),對(dui)設備(bei)的序列號、名(ming)稱(cheng)、類(lei)型、位置(zhi)、所屬(shu)部(bu)門(men)(men)、用途等(deng)屬(shu)性進(jin)行(xing)(xing)記(ji)錄,規范設備(bei)上下架操作,并(bing)(bing)實時(shi)記(ji)錄設備(bei)全路徑操作信息(xi)(xi)。并(bing)(bing)與部(bu)門(men)(men)已有流程平臺進(jin)行(xing)(xing)對(dui)接。
2)資產盤點管理
設備太多,盤點周期太長,工作量太大,傳統的手工記錄難以保證資產盤點的準確性。在資產盤點的周期里,難以保證已盤點的設備和未盤點的設備是否有交叉變動,難以保證盤點工作的有效性。針對機房普遍存在的資產盤點活動,需要引入電子化的資產盤點手段,解決傳統資產盤點普遍存在的“工作量大、效率低、易出錯”的痼疾,實現資產盤點活動的信息化管理。
3)資產維保管理
維護人員需要解決對機房各類IT設備和基礎設施的維保信息的管理,建立和維護維保合同,并基于維保合同管理相關的設備,實現維保管理的信息化,避免設備過保給運維活動帶來的隱患和風險。
4.系統技術方案
基(ji)于RFID技術的數據中心資產管理系(xi)統基(ji)本網(wang)絡圖如(ru)下:
如上圖所示,基于RFID技術的數據中心資產智能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如下幾部分:
5.硬件部署
在每一個資產機柜內放置RFID采集系統。RFID采集系統包括RFID讀寫器和RFID天線。RFID讀寫器可安裝在機柜頂部或機柜內合適的位置。RFID天線安裝在機柜門上,天線數量根據實際情況安裝2~3個(可有實際測試得到)。
同(tong)時,為最大化提升設(she)備部(bu)署(shu)效率,降低實施成本,可搭(da)配(pei)使用銓順(shun)宏公司推薦的天(tian)線(xian)分(fen)支器。天(tian)線(xian)分(fen)支器部(bu)署(shu)方式如下:
利用天線分支器,一臺RFID讀寫器可至多搭配到32根天線,可最多管理到16個機柜,最大化提高設備使用率,降低應用成本。
6.系統功能
6.1.倉庫資產管理
對于機房新增的資產,其(qi)資產從入庫到出庫的管理流程(cheng)如下圖:
入庫(ku):由資(zi)產使用(yong)單位發起入庫(ku)申請(qing),填寫資(zi)產信息(xi),申請(qing)入庫(ku)。倉(cang)庫(ku)管理(li)員收到(dao)入庫(ku)申請(qing)后(hou)進行審核,發放電子標(biao)簽,確認資(zi)產入庫(ku)。
出(chu)庫:由資(zi)(zi)(zi)(zi)產(chan)使用單(dan)位填寫出(chu)庫申請,資(zi)(zi)(zi)(zi)產(chan)管(guan)理員收(shou)到(dao)并(bing)審(shen)核(he)確認。資(zi)(zi)(zi)(zi)產(chan)出(chu)庫類型分為(wei)資(zi)(zi)(zi)(zi)產(chan)上架、個人領用、個人借(jie)用和(he)資(zi)(zi)(zi)(zi)產(chan)維(wei)修(xiu)四(si)種。
出入庫RFID資產管理系統:以ThingMagic M6e核心讀寫設備構建,在每件資產上粘貼RFID抗金屬電子標簽,在庫房出入口部署RFID讀寫通道和EAS門禁系統,一方面記錄資產出入房門的時間,另一方面,當沒有辦理授權的資產出入庫時,系統會自動發出聲光報警,有效防止資產被帶出機房。
6.2.在架資產管理
對于機(ji)架內(nei)的資產設備,其管(guan)理流程如下圖:
6.3.資產管理其他活動
1)資產查詢
資(zi)產查詢(xun):系統用戶根(gen)據各(ge)自的業務需求(qiu)設定查詢(xun)條件,按照(zhao)條件檢索有關資(zi)產,獲取(qu)準確的資(zi)產信息;
資(zi)(zi)(zi)產(chan)定(ding)(ding)位(wei):系統(tong)(tong)用戶(hu)(hu)在系統(tong)(tong)上檢索到對應資(zi)(zi)(zi)產(chan)后,點擊(ji)定(ding)(ding)位(wei)按鈕,系統(tong)(tong)可自動定(ding)(ding)位(wei)到資(zi)(zi)(zi)產(chan)所在的機(ji)柜,便(bian)于用戶(hu)(hu)在實(shi)際物理機(ji)房查找定(ding)(ding)位(wei)。
2)資產盤點
通過在機柜部署的RFID采集設備,系統可自動盤點在架資產,并輸出資產統計報表。當用戶需要盤點在架資產時,只需要設置待盤點的內容,即可在線快速完成在架資產盤點。
3)資產報廢
對于(yu)到達使用年限(xian)的(de)資產(chan)由系(xi)統發起(qi)報(bao)(bao)廢,對于(yu)功能達不到相應要求或損(sun)壞的(de)資產(chan),由使用人發起(qi)報(bao)(bao)廢,并在(zai)系(xi)統中(zhong)注銷相應的(de)資產(chan)信息。
7.效益評估
基于RFID技術的數據中心資產智能管理系統應用的效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自動化,徹底顛覆傳統資產管理
自動檢測在架資(zi)產、實時(shi)(shi)盤點(dian)、隨時(shi)(shi)掌握資(zi)產信(xin)息(xi),減少(shao)人工維(wei)護(hu)工作;
自動發現資產(chan)變更,資產(chan)位置信(xin)息(xi)自動更新,確(que)(que)保信(xin)息(xi)準確(que)(que)性;
自(zi)動查找(zhao)在架資產、精確定(ding)位到機柜,提升(sheng)運維(wei)工作效率;
2)規范化,消滅資產管理“黑洞”
全面管理資產入(ru)庫(ku)、出庫(ku)、上(shang)下架(jia)、盤(pan)點、報廢(fei)等活動;
庫存資產、在架資產與個人使用IT資產全方位管理;
維保信息管理,過保提醒(xing),設備安(an)全運行(xing)有(you)保障;
3)高性能,運維工作效率倍增
支持千萬級IT資產數據,滿足超大規模聯網數據中心管理需求;
4)IT設備快速批量部署
自動匹配IT設備部署方案,快速實現設備批量安裝,提高部署效率。
8.硬件設備選型
8.1.RFID讀寫器
M6e RFID讀寫器是基于Mercury6e超高頻RFID讀寫模塊研發的,可以支持以太網供電模式(PoE)和WiFi(選配)模式與上位機進行通訊,是一款便于安裝,靈活部署的讀寫器。全新的M6e可以從容靈活地滿足室內外的任何環境應用。
型號:ThingMagic-M6 | |
標簽/傳輸協議 | |
標簽協議 | EPCglobal Gen 2 (ISO 18000-6C) DRM支持;ISO 18000-6B (*可選); I-PX (*可選) |
|
|
射頻接(jie)口 | |
天(tian)線連接器 | 4個反向(xiang)TNC連接器(qi);支持4個獨立天(tian)線 |
RF輸出 | 獨立的讀寫(xie)模式,5至31.5dBm輸出(1.4W),±0.5dBm可調 |
頻率特性(xing) | 可配置符(fu)合以(yi)下區(qu)域頻率要求: FCC(NA,SA)902-928MHz;ETSI(EU) 865.6-867.6MHz;MIC(Korea)910-914MHz;SRRC-MII(P.R.China);920-925MHz |
傳輸控制接口 | |
通信(xin)接口 | 10/100 Base-T 以太網; USB B型端(duan)口(kou)(控制臺(tai)端(duan)口(kou)); USB A型端口(附件端口); 5.54mm密封連接器(qi)(直流電源(yuan)); SMA插(cha)座(*選配的WiFi天線(xian)); HD15(GPIO接口(kou)) |
*無(wu)線網(選(xuan)配) | 內(nei)置(zhi)802.11 b/g(*可(ke)選); WEP 40位和104位密鑰; WPA及WPA2的(de)TKIP和AES算法(fa)及共享密鑰或EAP-TLS |
指示(shi)燈和(he)GPIO | 1個雙色LED狀態指示燈(deng),復位開關,光電隔離GPIO,4進4出,另(ling)加5V DC和接(jie)地(di)參考 |
規格 | |
外形尺寸 | 160mm長×178mm寬×34mm高 |
重(zhong)量 | 0.9Kg |
供電 | |
直流供電 | 10-30V DC,最大直流功(gong)率:15W |
PoE供電(dian) | 802.3af標(biao)準的(de)以太網A和B模式(shi),支(zhi)持100米 |
環境特性 | |
工作溫(wen)度 | - 20℃to+50℃ |
存儲溫度 | - 40℃to+85℃ |
IP等級 | IP52 |
濕度 | 5%-95% 非冷凝 |
性能 | |
標簽(qian)識讀率 | 大于750標簽/秒 |
標(biao)簽(qian)識讀距離 | 大于(yu)30feet(9 M)采用6dBi天線(36dBm EIRP) |
最(zui)大讀寫EPC ID長度(du) | 最高496bits |
操作系統(tong) | |
操作系統 | Linux內核(he)版本2.6 |
網(wang)絡(luo) | 思科認證的DHCP和(he)DHS的配置和(he)固(gu)件管(guan)理;TCP/IP網絡(luo)堆棧(zhan) |
安全(quan) | SSL/SSH基礎(chu)的安全性 |
基于(yu)Web的控制 | 從Web瀏覽器配置和監控,HTTP/HTTPS協議 |
認證與安(an)全 | |
認證 | FCC 47 CFR Ch.1 Part 15;Industrie Canada RSS-21 0; ETSI EN 302 208 V1.2.1 ; RoHS compliant per EU directive 2002/95/EC;UL Listed; |
8.2.RFID天線
6dBi 高(gao)頻材(cai) UHF圓極化天線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產品,因其體積小、安裝簡單,外形美觀實用。適用于UHF頻段RFID手持機等終端場合的通用型天線。
8.3.天線分支器
UHF RFID一分八分支器AdvanMux-8是一款高性能一分八多路分支器,可將連接到RFID讀寫器每個端口的天線數量擴展8倍。AdvanMux-8兼容市場上大多數RFID讀寫器,包括Keonn的AdvanReader,Impinj,Sirit,Motorola,ThingMagic Mercury6等。
方案不合適?
直接發需求試試!
發布需求